
项目背景
该企业的销售模式多种,有直营店、加盟店、工程、网销、设计师个人渠道等。同时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发展,已形成围绕产品设计、下单、订单管理、结算、生产管理、会员中心、财务SAP等多个信息化系统。但各信息化系统间的数据割裂,形成数据孤岛,造成一系列的困扰。
客户痛点
- 经营报表数据与核算数据口径差异,数据未正式的规范定义与管理,业务与财务解读不一致,取数结果不一致。
- 大量手工加工报表,疲于数据统计和报表呈现,分析内容少。
- 在各业务系统内开发报表,数据不能共享,大量数据专员,不同存在针对同一数据,重复加工现象。
- 因涉及大量手工加工数据,经营报表每月出具一次,数据及时性差。
- 数据出具后缺乏诊断和分析过程,数据结果难以洞见业务变化。
- 报表相对固定,海量数据价值难以呈现。如需追加相关分析,涉及一系列数据提取、加工困难等问题。
- 数据出具后,缺乏必要的数据交互过程,导致业务参与数据分析少。业务对数据的响应效率低。
- 业务对数据理解和需求度低,对数据质量的重视度低,数据驱动业务决策的观念弱。
- 只有“察”(数字看板),没有“打”(业务决策与执行)
项目目标
建设稳定且高拓展性的统一数据资产平台,围绕着数据平台形成一套流程、政策、方法和支持系统支持进行高质量的数据资产的采集、加工、数据服务和数据消费。
监控数据质量,披露重大数据问题,提升公司数据管理能力,推动数据驱动决策机制文化,数据透明,简化管理,加大对一线人员授权。
从被动的数据分析应对到主动的数据服务供给,通过数据资产的整合,呈现数据价值,赋能业务优化和可持续增长。
项目方案
以数据平台建设为基础,数据治理服务为过程,组织结构和制度为保障。三位一体解决痛点问题,达到预期目标。具体来说:
- 建设一个数据平台,汇聚所有割裂系统的数据,形成业财一体的数据湖。
- 通过数据治理、数据标准体系、数据质量管控以及数据安全规范等配套建设,以达到数据健康、价值密度高、快捷可用。
- 建立业务负责制的数据管理责任体系。谁产生数据,谁对数据质量负责。数据管家责任制,基于使用要求制定数据质量标准。建立数据问题回溯和奖惩机制。对数据质量有管理责任。
-
数据资产在满足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共享。